技术与就业、经验与学习

“我深信,用机器代替人力往往会大大损害劳动者阶层的利益。”
——1821年,李嘉图。

再伟大的学者都有其历史局限性,李嘉图的故事与马尔萨斯的故事如出一辙,本质而言,这是同一个错误。

马尔萨斯的陷阱理论简而言之是:“因为资源是有限的,人口却一直在增长,所以到达某个平衡点之后,必然就陷入崩溃和衰退。” 这是对农耕时代的精确洞察和总结,但看似简洁优雅的推论,也假定了两个重要变量:生产效率是基本不变的、人口生育率也是差不多恒定的。随后的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社会分工和之前两千年的经济规律,马尔萨斯就悲剧了。

而李嘉图的错误则是,他看到了技术进步会摧毁了一些旧有的行业和岗位,导致工人失业。但却没有看到,与此同时,技术进步也在创造着新的行业和岗位,而且正因其进步性,还刺激形成了更多的新需求,最终产生的新岗位往往比旧岗位还要多。

农业技术进步、通讯技术进步、互联网与服务业的结合应用等等,这种例子在过去200年不胜枚举。在未来的AI普及、机器人普及的时代,相信也是如此。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所需要的,不过是再一次学习适应新的、必要的工作。而人们所失去的,也不过是重复性的、低增值的工作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算是一个技术乐观主义者。

而这个过程,对人们的学习和适应能力也提出了更高挑战。

之前在与一些朋友交流择业思路时,曾经提到过“发展-经验”象限,也就是以“技术发展速度的快慢”为X轴,“经验积累的价值高低”为Y轴来划分四个象限,再把各个行业填进去对比。

比如:医生职业,相对来说医疗技术的突破是比较慢的,而临床上经验积累的价值是很高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更信赖经验丰富的老医生、老专家。

再比如:互联网程序员,由于行业的技术发展极其迅速,也许今年学到的东西,一年后就退出历史舞台了,所以其积累的经验,贬值速度是极快的。在不少关联岗位上,比如产品经理,其积累的经验甚至会随着时间成为负价值,因为用户和市场随时都在演变。所以这也是为互联网行业会有35岁危机的原因,你听过哪家公司招聘“老程序员、老产品经理”的?我们也曾开玩笑说,就经验积累的价值来说,产品经理的ROI低于卡车司机,也是吃青春饭的。

越是发展快变化多的行业,越需要人们具备强的学习能力、跳跃思维、拥抱变化的能力。越是经验积累值高的行业,越需要人们具备强的勤奋练习、持续投入、保持稳定的能力。

当然话说回来,如果不是常态性的进步,而是遇上了真正的、飞跃式的技术革命。比如:L5自动驾驶真正普及,卡车司机的经验积累也会被归零。DNA技术突破或者纳米手术机器人普及,医生的经验积累也会急剧缩水。

所以归根结底,学习和适应能力,才是人类一切能力的底层。

以下是引用:

支撑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进步”破坏了许多个人和群体的生计。这并不是不幸而偶然的附带事件,而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固有的现象,旧的技能和职业变得多余,新的取而代之。伟大的奥地利裔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称这个过程为“创造性破坏”。

……

纵观历史,技术进步一直遭到那些生计受到其损害的人的抵制。这是可以理解的。远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之前,在15世纪,荷兰的纺织工人就将自己的木屐(木鞋)扔进纺织机,以此攻击它们。这些鞋子被称为“sabots”(木鞋),单词“saboteur”(破坏者)很可能源自它。

因此,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最初几年中,目睹工人群体抵制新技术和方法不足为奇,他们明白自己的生计受到了威胁。19世纪早期的英国出现过这样的状况:工人群体聚集在一起砸毁机器,他们认为是这些机器威胁到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后来人们称其为“卢德派”(Luddites),因为据说有个叫奈德·卢德(Ned Ludd)[或许源自爱德华·卢德兰(Edward Ludlam)]的人于1779年毁掉了两台机械针织机(Knitting Frames)。这种态度和行为引发的回响贯穿了整个19世纪,实际上甚至一直持续到现在。如今,反对技术发展的人还常常会被贴上“卢德派”的标签。

对技术进步的反对也不仅限于那些直接因技术进步而处于不利地位的人。《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第三版于1821年出版,该书作者、伟大的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其中增加了新的一章《论机器》(On Machinery)。他说道:“我深信,用机器代替人力往往会大大损害劳动者阶层的利益。” 在随后的整整200年间,这一想法频频引起共鸣。

……

虽然李嘉图是伟大的经济学家,但事实证明,他的悲观想法是不合理的。尽管很多个体工作者因为技术进步而失业或收入减少,但这并非在整体经济层面发生的故事。某些领域或行业失去的工作被其他地方创造的新工作替代了。

……

事实证明,那些认为技术变革毁掉了大量工作岗位,甚至威胁到整体就业的人(有很多)错了。总体就业人数一直没有减少的趋势。恰恰相反,事实上,不但整体就业人数持续增长,而且在英国及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中,就业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最近也在持续上升。另外,工资和薪金也大幅上涨。

……

要想攻克技术变革强加给人们的难题,人们必须使自己适应发展——学习新技能和/或变换岗位。很多个体确实设法这么做了,但有些则没有。因此,在这一“进步”期间,许许多多的人遭受了巨大的痛苦。

《AI经济:机器人时代的工作、财富和社会福利》douban 罗杰-布特尔(英)
罗杰-布特尔 (Roger Bootle) wikipedia

AI经济:机器人时代的工作、财富和社会福利

Leave a Comment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